【评论】全面强化民主法治建设 为大美苗乡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十五论学习贯彻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松桃苗族自治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体党代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认真听取、审议和批准了县委书记龙群跃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松桃苗族自治县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报告。
报告强调“全面强化民主法治建设,着力建设团结安定新松桃”。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深入推进法治松桃建设、坚持党管武装原则、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着力点,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今后五年我县全面强化民主法治建设,着力建设团结安定新松桃的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
坚定不移推进法治松桃建设,绘出依法治县“同心圆”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中共松桃苗族自治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工作规则》,建立健全依法治县工作体制机制,推动形成县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监督、各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面深化交通运输、农业、文化市场、生态环境保护、市场监管等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建立分工合理、职责清晰、协同高效的“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专业执法+联合执法”作战体系,加快形成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工作机制,切实减少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和执法事项,推动执法程序更规范、执法监管更有效、社会评价更满意。全面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体系,将法律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乡镇村社的每一个角落,让群众享受到更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高质量实施“八五”普法工作,坚持依法治理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全民法治意识,教育引导农村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大力实施乡村法治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攻方向,着力构建涉农立法、基层执法、司法保障、农村普法“四位一体”工作机制,持续推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逐步拓展法治护农、法治强农、法治兴农的乡村法治文化建设新路径。充分发挥“苗汉双语普法”贴近乡土乡音乡情的优势,擦亮“法润黔松”等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品牌,畅通“来电办、掌上办、不见面办”远程援助热线,重点为务工人员、老弱病残、妇女儿童等群体提供“护身符”。
坚定不移坚持党管武装原则,当好军地共建“火车头”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严格执行党管武装的各项制度,坚持经济建设与武装建设共同安排、共同落实、共同推进。报告表明,县委书记切实担负起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进一步强化政治引领,做党管武装的“明白人”;紧盯强军目标,做党管武装的“带头人”;促进融合发展,做党管武装的“贴心人”,把党管武装作为政治责任来恪守、作为崇高使命来担当、作为发展成效来检验,团结带领人武部党委班子成员,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和更严作风,推动全县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共进、融合发展。县委严格落实军地联席、党委议军等会议制度,建立情况通报、要事会商、现场办公等协调机制,真正使融合工作在制度规范下合力推进、高效运行,持续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助力地方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切实提升苗乡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坚定不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唱响团结安定“大合唱”
进一步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积极做好地方立法工作,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和人事任免权,确保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通过人大实施监督得到贯彻落实。加强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充分利用28个代表联络站、418个代表联络点,动员人大代表有序进站进点倾听群众心声、掌握群众诉求,宣传政策法规、征求意见建议,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指导和推动人大工作,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进一步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围绕高质量发展的重点、群众生产生活的难点、社会综合治理的焦点,拓展政协协商参与面,扩大界别群众工作覆盖面。进一步巩固提升大统战工作格局,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县委各项部署落地见效。健全统战机关管理制度、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党外代表人士通报制度、党外代表人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大体系”、密织“大网络”、搭建“大平台”,助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建设团结安定新松桃凝聚民心、汇聚力量。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动形成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彼此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的生活环境,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结合“尚善苗乡·文明同行”文明实践活动,创新“三心融合+民族团结”宣传模式,紧扣团结进步、繁荣发展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全县上下和衷共济、共谋发展、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本网特约评论员 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