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党建+”搭好易地搬迁移民“追梦桥”

杨琪 2020-03-20 16:24:34 松桃融媒体中心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新市民·追梦桥”工程,搭建党心连民心、农民变市民、贫困向富裕的追梦筑梦桥梁,引领搬迁群众增强内生动力、实现稳定脱贫、全面融入城市,过上美好生活愿望,松桃苗族自治县以全县3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为底色,绘制了一幅“党建引领为中心,强工建团建妇建”新市民·追梦桥的绚丽蓝图。


指路领航,夯实堡垒“强基”


  松桃苗族自治县为切实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党组织建设,强化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后续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带动工建团建妇建工作有序推进。按照省委“一架构三清单”工作要求,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工作调度会,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各项工作进行研讨。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文化引领,坚持村民自治,坚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五个坚持为统揽,围绕“五心圆梦”目标,创新提出“坚持党建引领做实‘十个保障’实现‘五好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党的建设总体思路”,建立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基层党建体系,强化“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力度,深入推进“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建设实施,确保搬迁群众“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

  松桃苗族自治县目前成立了1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党支,10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党支部,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联合党支部,选派工作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11名优秀党组织书记、33名优秀党务工作者、33名驻区帮扶干部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社区开展工作,推进“社区两委—楼栋长—搬迁户”的三级网格管理体系建设,实现全过程、全领域、全链条闭合式服务。目前,着力重点打造位于主城区的团山、育才2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民心党建示范点品牌,成立了社区委员会,设立了综合服务办公室、“三地”服务中心、“三就”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社会服务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两办四中心”,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着力打造“一站式服务、五分钟到位、十分抓落实、百分百满意”的松桃易地扶贫搬迁模式。同时,严格按照“六个同步”“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建设要求,同步推进共青团、妇联、工会、老年协会、关工委等群团组织和各类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建设。截止目前,按照“建会、建制、建站、建家”一体化的工作要求,在团山、育才安置地建设了职工服务中心、职工之家、职工书屋、“追梦书屋”、“亲子书屋”、工人讲习所、工会爱心超市等服务阵地,建立了首个工、青、妇“新市民·追梦桥”服务中心,成功申报了挂牌省级妇女之家,妇联工作站挂牌率达100%。


兼容并蓄,迸发合力“强心”


  松桃苗族自治县作为铜仁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搬出了松桃气象、创新了“松桃易地扶贫搬迁党建模式”。目前,全县38130人搬出深山,开启幸福新生活。易地扶贫搬迁的“前半篇文章”已基本完成,“搬出来后怎么办”的“后半篇文章”正拉开大幕。按照“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建设要求,县委组织部会同县总工会、县妇联、团县委、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四家单位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创新作为,为组织实施“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创造了良好条件。

  县委组织部按照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强化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指导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结合实际,建立党组织,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纵深推进党的组织、政权组织、经济组织、自治组织、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六个同步体系全覆盖。县总工会开展了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四季送”活动,为安置地公益岗位人员送上了防暑药品、防晒用具;为安置地考上大学的莘莘学子发放助学金,助力大学圆梦行动;建立困难帮扶机制,为523户生活苦难群众送上慰问物资和慰问金。团县委带领广大青年志愿者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社区服务、“希望工程陪行动”、“大手拉小手活动”、政策法律法规宣讲、捐资助学、帮扶就困慰问活动。2019年以来,开展“希望工程陪行动”59次,志愿服务20余次,借助“国酒茅台·国之栋梁”“习酒我的大学”“映山红助学”等捐资助学活动,帮助62名搬迁移民学习圆了大学梦,为家庭生活困难,身患残疾的445户家庭送上5万余元的慰问物资。县妇联充分发挥妇联优势,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先进典型评选宣传活动和“百万巾帼大宣讲”“陪伴妈妈”等主题活动。2019年以来成立了2个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解决家庭矛盾纠纷40余起;开展家庭教育讲座2期,坚持每天义务护送社区小学生上学,组建多支巾帼文艺宣传队,通过建组织,强服务,倡新风,丰富了搬迁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妇女面貌焕然一新。


厚积薄发,锤炼成钢“强能”


  松桃苗族自治县以保障就业为核心,聚焦安置地职工、青年、妇女的就业需求,加强技能培训、引导企业招工、扶持群众创业、培育特色产业,帮助搬迁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实施“留雁”工程,积极引导成功人士返乡创业,统筹用好工青妇贷款优惠政策和创业投资基金,大力支持安置点致富带头人就地就近创业,引导群众创办小作坊、小卖部、小餐馆、小电商等店铺。采取“民心党建+搬迁群众+合作社”模式,鼓励和引导安置地群众组建专业合作社,扩宽增收渠道。统筹开发保洁保绿、护河护路等公益性岗位,优先落实困难搬迁群众就业,实行职业技能培训,确保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实现一人以上稳定就业。

  县总工会联合县扶贫办围绕市场用工需求和产业发展,组织开展苗族刺绣、挖机驾驶、电工、中式烹调、美容美甲等技术培训,提升搬迁群众就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以培训促就业,带动搬迁群众就业。2019年以来开展劳动就业培训5期,培训257人。实施“雁归圆梦”工程,引导36家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金融贴息优惠政策,带动1027贫困群众和搬迁群众就业;县妇联按照“强妇建·促发展”工作思路,以“三女培育”工程为切入点,重点围绕搬迁妇女就业,不断深化“巾帼脱贫行动”、“姐妹们手拉手,脱贫路上快步走”等主题活动,在团山社区创建了工、青、妇就业创业示范基地,成立了新家人家政公司,加盟“黔灵女”家政服务公司,吸纳20余名妇女就业;开展“三女培训”4期,培训搬迁群众妇女270余名;建立生产手工艺品的“楼下锦绣坊”3个,解决40余名妇女就业。县人社局在团山、育才社区建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明确4名专职人员为搬迁群众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就业创业服务。通过建立安置点就业服务微信群,随时和搬迁群众交流,掌握他们的就业需求、培训需求,针对性推荐岗位、宣传就业创业政策。组织举办“民营企业招聘周”、“春风行动”等招聘会,积极联系苏州、浙江、安徽等经济发达地区企业,收集就业岗位1100余个,编制“就业岗位宣传册”2万余册,及时送到贫困群众手中,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县生态移民局建立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引进“小商品加工”、小买部、生活超市、餐馆等生活服务企业进驻安置地,建立居家式就业模式的同时,也便捷了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大力开发城市协管、保洁、保安、就业服务等公益性岗位,托底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采取“民心党建+搬迁群众+合作社”模式,鼓励和引导安置地群众组建专业合作社,扩宽增收渠道,目前,整村搬迁安置地太平营街道下堡社区利用当地资源,成立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

  松桃苗族自治县围绕“党建引领”为中心,充分发挥群团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谋划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全力推进“新市民·追梦桥”工程的实施,实现搬迁群众可持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促进搬迁群众实现从“搬得出”向“稳得住、能致富”的转变,助推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同步小康。(县委组织部 杨卓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