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助推脱贫攻坚实践与探索 ——以松桃苗族自治县盘石镇响水洞村为例

田兵 2021-06-21 13:16:04 松桃视界客户端

  盘石镇响水洞村位于松桃县东部,东与盘石村接壤,南与黄连村相邻,西与世昌街道盘闷村接壤,北与本镇粑粑村毗邻,距松桃县城13公里、镇政府3公里,G352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国土面积9.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0亩;辖6个自然寨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87户130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8户569人,已实现整体脱贫。该村自然风光旖旎,生态环境优越,民俗民风淳朴,文化底蕴厚重,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和卫生村、全市乡村旅游重点村和松桃响水洞生态体育公园。

  一、工作现状

  近年来,响水洞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一核两翼三轴四区五类六寨”的工作思路(即:“一核”为以村委会为核心,“两翼”为坡上和坡下村民组,“三轴”为村委会分别至桃树湾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岩科寨组,“四区”为桃树湾一二三组、榜代夯组和咀榜组、响水洞一二三组、岩科寨组,“五类”为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外出户、一般户,“六寨”为桃树湾一二组、桃树湾三组、榜代夯组、响水洞组、咀榜组、岩科寨组),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脱贫的基础保障和乡村振兴的先导工程,实行网格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深入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定向发力,助推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强化党建引领,全面筑牢了战斗堡垒。一是突出党建引领。牢固树立“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突出党建引领,加强组织建设,建立镇党委班子成员联系村工作制度,抓党建、促发展,强班子、带队伍,设立乜道河联合党支部“民心党建+河长制”党员志愿岗,为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强化示范带动。以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载体,以开展党员主题日活动为契机,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组建工作专班。围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目标,树立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组建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班,实行“一个专班、一名党员、一套方案、一本台账、一抓到底”“五个一”工作方式,为全面完成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任务提供了重要抓手。

  (二)强化统筹调度,着力构建了管理体系。一是成立组织机构。成立了以村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为组长,常务副指挥长为副组长,驻村干部、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帮扶干部和各村民小组组长为成员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决策部署、统筹调度、督促检查、推动落实。二是坚持分区负责。结合各村民小组分布情况,将全村6个自然寨9个村民组分为四个片区,每个片区分别明确由正副村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负责统筹,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压紧压实责任,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序推进、落地落实。三是实行网格管理。按照“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外出户、一般户”“五种”类别,分别落实指挥长包片责任、攻坚队员包保责任、帮扶责任人包户责任、村组干部包抓责任、保洁员包干责任,划分保洁员公共卫生责任区域,实行网格化管理,着力构建了横到边、纵到底的科学管理体系。四是建立工作机制。完善环卫保洁工作考核细则,逐步建立农村人居环境保洁管护长效机制。实行门前“三包”,设置集中堆放生产垃圾区域,实行定期清运处理。制订村规民约——“响十条”,发挥村规民约激励约束作用,依托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广泛推广通报制、“红黑榜”等制度,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日常督查与专项督查有机结合工作机制,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促检查,以督查促进整改提升。

  (三)强化环境整治,持续提升了乡村品位。一是推出环境整治工作标准。探索推出响水洞村卫生十要素(鸡鸭牛羊要入圈、房前屋后要清扫、农具杂物要靠角、钉子绳子要下墙、衣袜鞋帽要入柜、干净衣服要上身、厨房餐具要整洁、桌椅板凳要整齐、厕所卫生要干净、废旧物品要出屋),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在全县范围内广泛推广,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认可。二是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试点示范为引领,修建农村生活污水排污管网,从源头上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确保河水不受污染。三是着力推进村容村貌整治。以庭院美化为重点,组织实施硬化房前屋后、清理白色垃圾、割除杂草、编织竹栅栏、砌标砖花坛,促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四是持续提升美丽乡村品位。紧扣苗族文化旅游村和松桃“后花园”发展定位,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和修缮力度,实施路灯、彩带亮化和景区标示标牌安装工程,提升了美丽乡村魅力,成功创建了松桃响水洞生态体育公园、全市乡村旅游重点村和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四)强化设施配套,不断增强了承载能力。一是不断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多渠道筹集资金,购买一批垃圾箱、垃圾桶安装在合适位置,进一步完善了环卫基础设施。二是配套建设休闲停车场所。结合景区建设要求,加大配套建设力度,新建了5个停车场,确保车辆有序停放。三是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结合开展农村厕所革命,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修建了3座农村旅游公共公厕,切实增强了旅游服务能力。

  (五)强化群众主体,切实密切了干群关系。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转变卫生习惯相结合,采取群众会、苗语广播、宣传标语等方式,通过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力度,努力营造了人人讲究卫生、户户爱护环境的浓厚氛围。二是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以开展“同吃一餐‘连心饭’、开展一次共同劳动、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进行一次政策宣讲、召开一次群众会议”“五个一”为活动载体,加强与群众之间的感情交流,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激发了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三是融洽党群干群关系。持续开展“党的政策好、人居环境好、社会风气好、干群关系好”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更加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切实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为决战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凝聚了磅礴力量。

  (六)强化考核激励,充分发挥了带动效应。一是开展知识竞猜活动。在每周六晚上7:30举办的脱贫攻坚文艺汇演晚会之前,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知识竞猜活动,对于答对的群众奖励一定数量的生活用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切实增强他们讲究卫生的意识。二是组织卫生检查评比。研究制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检查评比实施方案,每月开展检查评比活动,结合响水洞村卫生十要素打分,对于90分以上的村民组评为文明卫生组,奖励组长和农户一定的生活用品;对于90分以上的农户每户发放一样生活用品;对于70分以下的农户则视为不合格,并给予全村通报批评,连续3次不合格者列入“黑名单”管理。三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根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检查结果,将90以上的村民组和农户分别张贴文明卫生组、文明卫生户牌子,并给予文明卫生组发放流动红旗,这样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问题剖析

  过去一年,盘石镇响水洞村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成为了制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时代课题。经过认真查找梳理汇总,深入剖析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统筹调度不到位。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村脱贫攻坚指挥部及时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按照部署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压紧压实责任,推动工作落实。但由于忙于完善贫困户“一户一袋”“四卡合一”等软件资料和应付督促检查,在统筹调度不力,督促检查力度不够,重视工作安排,忽视过程调度,导致工作落实效果不够理想。

  (二)经费投入不保障。盘石镇为全省100个极贫乡镇之一,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工作任务重,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物力财力。由于镇财力有限,加之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不强,导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所需生活污水治理、垃圾清运、设备配套等方面投入有限,成为了制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最大瓶颈。

  (三)配套设施不完善。响水洞村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抢抓脱贫攻坚有利时机,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配置了一定数量的垃圾车、垃圾桶等配套设施。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每天都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垃圾,现有的环卫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全村群众的生活需求,进一步完善环卫基础设施成了实施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时代课题。

  (四)工作机制不健全。响水洞村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结合工作实际,在工作机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仍处于不断摸索阶段,工作机制尚未形成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难以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强劲的制度保障。

  三、对策建议

   (一)以突出党建引领为保障,切实强化组织领导。要牢固树立“围绕整治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提升”工作理念,突出党建引领,始终把党建贯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过程,建立镇党委班子联系村制度,将支部建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网格上,抓党建、强班子、带队伍,扎实开展基层党建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发动党员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筑牢美丽乡村建设的战斗堡垒。

  (二)以健全工作机制为重点,着力构建管理体系。必须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把抓好脱贫攻坚工作与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有机结合,压实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支部书记、农户的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形成包村、包组、包院、包户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评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工作机制,努力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共建共治共享的网格管理体系。

  (三)以强化环境治理为目标,全力打造宜居乡村。以编制“十四五”规划为契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科学合理布局村庄环卫基础设施,加大建设投入力度,切实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治理体系。坚持因地制宜,以城带乡、就近联建、独立建设的原则,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靠近城镇周边的村庄,将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对规模较大的独立村庄或有条件的相邻村庄,建设或联合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工程;对位置偏远、规模较小的村庄,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推进农户厕所、乡村公共厕所和旅游公厕“厕所革命”,推行乡村公厕和旅游厕所“所长制”,着力提高公厕管理水平。

  (四)以提升农村品位为抓手,全力推动提质升级。结合编制“十四五”规划为契机围绕改善村容村貌,加强农户住宅布局和风貌的引导与管控,科学编制村庄规划,优化布局村庄功能,提升农户住宅和村庄风貌整体设计水平,建设彰显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乡村升级版。进一步加大农村公共空间整治力度,深入实施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为村民营造舒心的生活环境。同时,加强村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村建设乡愁馆、图书馆,加强古树、古街、古巷、古居等保护和利用,传承乡村历史文脉,留住美好乡愁记忆。

  (五)以发挥示范作用为引领,推动形成整体效应。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坚持以响水洞卫生十要素为标准,以试点示范为引领,以村规民约为规范,充分发挥示范带动和约束作用,定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检查评比和观摩活动,根据考评结果评选出“美丽庭院”“文明卫生户”“文明卫生组”“卫生村”,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实行挂牌流动管理,以局部工作带动整体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六)以宣传教育引导为载体,凝聚强大工作合力。成立由驻村干部、村干部、志愿者组成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知识宣传队和微信群,通过院坝宣讲、入户宣传、进门科普宣传等形式,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转变卫生习惯相结合,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识,让良好的卫生行为规范入脑入心,使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来,引导他们养成自觉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田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