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典型案例 ㉑ |桃“理”飘香
双语宣讲
松桃苗族自治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聚焦群众需求,重磅推出桃“理”飘香志愿服务项目,把专家讲理论、干部讲政策、群众讲故事结合起来,积极建章立制,高效调配资源,丰富宣讲形式,让新理论声声入耳、好政策句句入心。
建长效机制,为宣讲“补底气”。实行理论专家聘用制度,为全县理论专家颁发为期一年的聘用证书,给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提供人才保障。建立项目运行保障机制,通过项目孵化打榜志愿服务,获得运行经费奖励,全力保障宣讲团日常运行。落实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制定《松桃苗族自治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激励办法》,通过积分奖励等方式鼓励志愿者积极开展活动。健全宣传宣讲长效机制,依托新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乡村振兴夜校、道德讲堂、农家书屋等阵地,常态化长效化推动桃“理”飘香志愿服务进社区、进景区、进厂区、进园区、进学校、进农村。
五老宣讲
组专业团队,为宣讲“添生气”。按照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要求,协调多方力量参与桃“理”飘香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因地制宜组建五老人员、党员先锋、青年志愿者、红领巾、思政教师、巾帼英模、退伍军人、文艺轻骑兵等宣讲团队,下沉到城区社区、基层农村、中小学校、商场企业,打造出一支支活跃在家门口的百姓宣讲队伍,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理论宣讲体系。
县委“理论专家+”赴德康农牧公司宣讲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改交流形式,为宣讲“聚人气”。“线上+线下”相结合。利用广播、电视、影像等传播媒介,精心录制“微视频”“微党课”,使宣讲形式具有更高效更广泛的传播效应。依托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乡村振兴夜校、道德讲堂、农家书屋等阵地,开辟“第二课堂”,印制“口袋书”、编唱“新苗歌”、书写“小标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大众化。“理论+实践”相结合。组织理论专家、党员干部开展“点单”式宣讲,紧扣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让宣讲内容更有针对性;组织行业标兵、道德模范开展“对话”式宣讲,用好身边人,说好身边事,让宣讲对象更有亲切感;组织农技专家、致富能手开展“体验”式宣讲,把讲堂摆进田间地头,面对面沟通,手把手指导,使宣讲过程更有吸引力。
监 制:乐小东
总 编 辑:李平茂
执行编辑:戴 振
校 审:杨 杰
编 辑:杨 维
作 者: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