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觉镇:探索“12345”工作机制 助推强村富民公司发展壮大
今年来,普觉镇高度重视强村富民公司实体化运转工作,始终把强村富民公司实体化运转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积极探索“12345”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助推强村富民公司发展壮大。
明确“一个目标”,确保共同增收。通过成立强村富民公司,组建强村富民公司党支部,整合全镇公共资源,承接公共财政投入项目,不断提升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确保带动全镇所有行政村2022年底村级集体经济收益达5万元以上。
坚持“两大原则”,实现资源共享。一是坚持发展与共享有机统一,既讲究快速发展,又体现共享收益,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政策优势,积极引导本土人才、致富能人和群众参与。坚持科学管理,通过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开展运作,建立健全长效运营管理机制,推动公司化运作、市场化经营,优化资源配置,注重短期增收与长期发展相结合,着力增强造血功能,实现强村富民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
实施“三大工程”,形成发展合力。一是实施乡村“头雁”工程。形成以各村支部书记为头雁的人才队伍,通过外出学习考察、参加培训等形式,培育经济头脑,提升抓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水平,目前,共组织镇村干部外出考察学习产业发展2次。二是实施资源要素转化工程。按照“村村能入股、村村能受益”的原则,将长期闲置、附加值低、未开发的资产资源进行转化提升,把各村的资源、资产、资金再整合、再利用,实现强村富民公司收入最大化,为全镇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三是实施抱团发展工程。采取飞地经济发展模式,以强村富民公司为依托,将弱村有限的资金项目整合投资置业,帮助弱村突破发展困境,共享收益红利。
解决“四个问题”,增强发展动力。一是解决好“定位”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发展公司化运作、市场化经营,构建符合农村实际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定位、新机制。二是解决好“赋能”问题。通过政策赋能重塑法人单位,允许“公司化经营”,使其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更好对接市场、融入市场,探索金融支持、抵押贷款等资源转化模式,目前,已对接贵州银行办理贷款相关事宜。三是解决好“聚力”问题。发展强村富民公司,需要多方贡献力量,要从财政扶持、项目倾斜、乡贤回归等途径进行探索,构建“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众筹”模式,组成乡村联合、村村联合、村企联合的“优化组合”,形成区域协同发展的“朋友圈”。四是解决好“共享”问题。发展壮大强村富民公司,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确保群众增收,如何找准群众利益平衡点,共享成果是发展强村富民公司的核心。既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让群众从不同层次享受到发展成果,目前,强村富民公司已与全镇21个行政村制定利益联结机制,确保成果共享。
建立“五种模式”,实现成果共享。一是持续丰富产业链业态。以打造农业园区3A级景区为契机,重点加快民宿、餐饮等配套设施建设,丰富乡村旅游产业链发展。二是发展农旅一体化。以普觉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为依托,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体验农旅产业,壮大农产品产业链,目前园区拥有一个省级十大研学旅行基地,共有茶叶1.2万亩,猕猴桃3800亩,棉花山村已种植精品葡萄20亩,打造精品水果采摘园。三是盘活闲置资产。对各项资产进行摸底登记造册,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采取出租和入股形式获取资本增值。四是发展“飞地经济”。整合利用全镇各村闲散的项目和资金,采取异地置业、飞地发展的方式,引导弱村在强村富民公司进行投资入股,实现共同促进。五是用好用活项目资金。通过实施项目,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资产附加值,最大限度地获取资本增值收益。自成立普觉镇强村富民公司以来,目前已出售茶叶40900斤,已启动运营东门村农家乐、普觉园区民宿,已完成水稻种植、管理1600亩,猕猴桃管护800余亩,辣椒销售4万余斤、完成“旱改水”项目259.56亩,实现营业收入70余万元。
监 制:乐小东
总 编 辑:李平茂
执行编辑:戴 振
校 审:杨松林
编 辑:杨 维
作 者:敖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