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小积分”答好“文明卷”——蓼皋街道结合文明实践探索乡村治理新方法
近年来,我县蓼皋街道紧密结合实际,不断改革探索,通过实行“5+x”评议模式。设立“红黑榜”制度,设立以积分兑换商品的“文明超市”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目前,全街道现已建成文明超市4家,开展文明新风评比20余多次,发放积分券价值5万元,得到辖区群众一致认可,起到了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
创新“5+X”评议模式,因地制宜定积分
该街道针对城市社区、安置点社区多样性特征,因地制宜建立了“5+x”评议模式,既建立统一的规范,又鼓励各村(社区)根据村情民情主动创新。其中,“5”指5项必评事项,即“孝老爱亲、移风易俗、环保卫生、遵纪守法、热心公益”;“x”是必评事项外的其他评比事项,由各村(社区)结合本辖区特点和实际情况,按照有效管用的原则自行确定,激励各社区发挥主动性,有针对性地破解治理痛点、难点、弱点。如街道育才社区,将评比事项延伸到各项公益活动,积极表彰。
进一步激发返乡大学生、共青团员、群众参与社区公益性事业建设的积极性。积分标准和积分券由社区综合办统一管理、印制,各区域根据必评事项、家庭户数量、资金规模等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具体的评分细则。原则上各区域每月开展一次评分活动,每年享受积分券发放的群众控制在社区户数的55%以内,并对参评户开展一次总评,在总评基础上按照不超过参评户20%的标准评选出一批“新时代文明户”,进行挂牌激励和积分奖励。
建立“红黑榜”制度,引导村民强自治
该街道充分考虑到邻里相助相望,建立了“红黑榜制度,将对居民公约的“选择性遵守”变为“强制性约束”和“自党性选择”。各社区在公告栏专门设立“红榜”和“黑榜”,定期将关心集体、孝敬父母、诚信守法、热心参与公益事业、积极践行移风易俗的先进典型和好人好事列上“红榜”进行宣传;将游手好闲,不赡养老人、不信守承诺、无理取闹、散布谣言、造假贩假的列入“黑榜”进行曝光。
进入“红榜”的给予积分奖励,发放积分券;进入“黑榜”的,待相关情况转化达一定期限后方可纳入评比。进入“黑榜”被曝光的群众绝大多数会在基层干部的帮扶下主动纠正,申请撤榜。对屡上“黑榜”、经多次教育仍不转变且有违法行为或犯罪嫌疑的“差评”人员,由楼栋长、网格员、社区干部等组成的道德评议会向有关部门举报或提出公益诉讼,用法律手段强制约束。呈现在村民视线下的“红黑榜”增强了村民的自律性,提高了群众的自治能力,社会风气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变好。
开创“文明超市”模式,小积分有大作为
为使“5+X”评议模式和“红黑榜”更见实效,蓼皋街道专门设立了“文明超市”,本地群众可凭积分券兑换商品。“文明超市”按照“县指导、街道负责、社区实施”的原则多方面筹集资金,利用村(社区)乡村振兴指挥部建设,与民营超市合作挂牌、广东帮扶松桃共同合作挂牌。蓼皋街道相关站所对积分评比开展情况、商品兑换情况、商品质量情况、运营资金管理情况等开展一次督查检查,督查检查情况作为乡镇宣传思想和文明创建考核依据。各社区成立“文明超市”建设管理工作领导组,设立“文明超市”资金专户,加强对各社区超市建设、积分评比的组织领导和过程监督。
各社区负责具体评比和积分券发放工作,按照“群众民主推荐、社区干部初审及群众大会通过、公开公示、发放积分券”五个程序进行,评比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示,评比结果公示无异议后即可获得积分,领取积分券,并随时在“文明超市”兑换等额等价商品。积分券每1积分对应2元人民币,可以累积使用,但只能兑换米面油、锅碗瓢盆等日用品,不能兑换现金,不得兑换烟酒、扑克等消费品。社区每年原则上用于“文明超市”商品兑付的资金控制在3-5万元,社区发放的积分券和统计表与“文明超市”结算。通过建立“文明超市”引导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实践,有效带动了社会风气改善。
监 制:乐小东
总 编 辑:李平茂
执行编辑:戴 振
校 审:杨松林
编 辑:段魏魏
作 者:杨 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