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果油蓬: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戴振 龙元彬 2022-06-02 17:44:51 松桃视界客户端

  背靠青山、前临果园,园在景中、景在眼里。走进松桃苗族自治县孟溪镇油蓬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融黄桃、黄金蜜李、猕猴桃三大产业为一园,集益友玩具厂、家具微工厂、制衣微工厂三家乡村振兴微工厂为一体的创业好、就业忙、环境美的乡村振兴喜人画卷。


孟溪油蓬


  该村地处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腹地东麓,森林覆盖率66.5%,距县城30公里,S201省道穿境而过。近年来,该村依托资源禀赋加快发展,坚持示范引领、抓住政策机遇、激活文明动能,成功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金果油蓬”样板点。2021年,该村126户脱贫户及三类重点人群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587.8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802.4元。

 

  示范引领  发展乡村产业“壮体”


  该村国土面积6.17平方公里,有耕地3967.95亩,18个村民组一部分依山分布、一部分沿着省道坐落,空旷平整的土地非常适合集中连片发展产业。近年来,该村按照“党组织+公司+基地+劳动力”的运行模式筑牢战斗堡垒、带动创业致富、促进就业增收,大力发展乡村产业。


  2015年3月,该村引进松桃如阿雅观光农业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按照示范500亩、带动2000亩的定位发展红心蜜柚。2018年3月,该公司改良品种后,又发展了柑橘、猕猴桃、黄金蜜李示范基地。据该公司负责人杨华介绍,公司成立以来,有该村的吴竹英、孟溪社区的戴恩富、浙江省温州市的温传强3名员工长期在此务工,忙时再临时招工。一年支付长期工人工资50万元、临时工人工资40至50万元。一天最忙的时候有50人务工,一家最多的有3人务工,一户最多的可达4万元务工收入。


  2016年,该村支书姚元会带领村支两委5人作为大户,每人出资10.5万元,之后整合东西部协作资金200万元,采取镇政府负责果苗和三年土地流转费、大户出资管理、公司以工代训提供技术、群众出地出力增收的方式,带动全村发展猕猴桃产业600亩、黄金蜜李270亩、黄桃74亩,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去年,三大“金果”产业迎来盛产期,全年发放务工费260万元,户均增收5752元。


益友玩具微工厂车间一角


  今年,瑞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升级为镇强村富民公司后,该村进一步拓宽了三大“金果”产业的销售渠道,搭建了益友玩具厂、家具微工厂、制衣微工厂三家乡村振兴微工厂由点连片的产业就业平台,解决了农业园区200余人、微工厂80余人稳定就业。在特色种养、特色加工、电商物流、乡村旅游等各具优势的乡村产业方面快步跟上,形成了以农民为主体、企业带动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为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持续开展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注入了发展动能。


  为深入推进坝区产业发展,该村还围绕产业发展中的技术服务短板,由镇农服中心牵头,组织县农业专家、镇农技干部和本土“田专家”“土秀才”共12名成员组成农业技术服务队,实行定人、定时、定责“三定”包保机制,助推坝区产业,高效快速发展。

 

  政策撬动  提质乡村建设“塑形”


  “我们这条路10年前就硬化了的,现在得到政策的大力扶持又扩宽1米重新硬化。”在该村红江龙组修路施工现场,70多岁老支书、民兵连老兵梁启军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带领民兵队伍砌边沟、砌堡坎、扩路基,现场热火朝天。村支书姚元会一边现场指挥调度,一边高兴地介绍村情。


老屋旧貌


  该村黄花自然寨由巴交井组、黄花组、巴交组组成,从该自然寨通往S201省道的水泥路是2012年硬化的,由于硬化多年且过往车辆较多,现已不同程度受损,甚至有的路段坑坑洼洼,长时间积水影响出行,成了群众急难愁盼的烦心事。


村民新生活


  “抓机会,争政策,要项目。”姚元会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多次召开党员、组长、群众代表会议研究办法、商量措施,时时刻刻为重修道路解决资金缺口问题找出路、想办法。今年4月,该村争取到了长约2.5公里、宽4.5米、厚0.15米的通组公路硬化项目,总投资112.457万元,其中整合112万元财政涉农资金,剩余部分村级自筹。该项目得到群众积极响应,大家主动出工出力、出地出钱,目前黄花自然寨至红江龙组路段已经完成硬化任务,施工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姚元会说,近年来该村建有成建制民兵连,该民兵连平时为民、战时为兵,时刻保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优良作风,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中屡立奇功。特别是在今年的春耕生产中为缺少劳动力家庭耕田种地解决了困难。现在,又积极投身到通组公路硬化项目建设中,充分彰显了新时代民兵队伍的风采。


  近年来,该村还抓住乡村建设行动政策机遇,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深化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现在,每家每户都有标准化卫生厕所,房前屋后都有绿化,群众自觉把垃圾分类收集,集中投放到村里指定垃圾桶,镇统一定时定人定点清运,时时保持村美、人勤、路净的常态。

 

  文明赋能  推进乡村治理“铸魂”


  “忘不了的老屋,舍不掉的乡愁”“黄花细说年年好,美美与共日日新”,行走在黄花自然寨,可以看到青瓦木房式的三合院与长势正旺的青菜园互相映衬,黄墙红顶式的别墅楼与管护甚好的粮油地相得益彰,从墙上的字里行间就能感受到浓浓的乡愁文化,体会到美美的幸福生活。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是靠‘拜土地’祈求来的,我们必须彻底改变陈规陋习,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在全村甚至全镇树立良好风尚。”在巴交井组组长、优秀联户长曾庆德家,镇驻村工作组组长吴家志正在与曾庆德商讨如何进一步培育文明乡风,说起移风易俗的点滴变化他们俩满是喜悦和自信。曾庆德说,村民以前都有“拜土地”的习俗,几乎每家大门口都砌有“土地屋”,今年4月,他3次召集群众开会进行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才做通群众思想工作。会后,老支书梁启军带头行动,带领其子梁明辉从最美劳动者刘玉捌家率先拆除后,不到一个星期整个黄花自然寨50座“土地屋”就被群众主动拆除。


田园新楼


  拆除“土地屋”只是该村通过培育乡风文明推进乡村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村推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加快移风易俗,改变陈规陋习,引导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该村充分发挥乡村振兴村级指挥部产业兴旺服务队、政策宣讲工作队、乡风文明动员队、文化振兴引导队、生态治理先锋队带动作用,为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保障。


  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推动作用,建立“以户保组、以组保村、以村保镇”的三级包保体系,采取“干部+党员+联户长+团员+群众”的工作模式组建5支志愿者队伍开展宣传、教育、整治等工作,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村寨微信群等线上平台和悬挂横幅标语、印发宣传手册、制作固定标语等线下方式宣传政策,依托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对辖区内宴席大办、厚葬薄养等倾向性问题进行摸排制止。


  充分发挥“1532”工作举措的联动作用,用实联户长队伍,努力开创基层治理新格局。全村452户2166人均纳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管理,配备网格员3名,联户长30名,建立党小组3个。今年4月,该村评选了最美庭院、最美劳动者、优秀联户长、好婆婆、好媳妇5大类共14名先进模范,起到了良好的带头和促进作用。


手工石磨豆腐

易俗巷


  充分发挥农耕文化的催动作用,传承农村耕读传世、仁爱孝悌、克勤克俭、敦亲睦邻、笃实诚信、守望相助、谦和好礼等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守护好中华文化之根。利用闲置的猪舍牛圈改建成乡愁屋方便群众茶余饭后休闲娱乐,在村里合适的地方集中安放石磨石碓有利于群众传承手工技艺,把斗笠、蓑衣、锄头、镰刀、犁头、耙具等传统物件悬挂在墙上警醒群众忆苦思甜,在通组连户路口处设置正风巷、感恩巷、易俗巷等指示牌警示群众弘扬新风尚。


  昨日浓浓乡愁,今朝满满幸福。该村自然环境优美、田园气息浓厚的巨大优势,正在加速转化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无限潜能,寻梦田园风光、情醉金果飘香的美好生活正在一步步提质增效。


  制:乐小东

总  编  辑:李平茂

执行编辑:戴    振

校  审:石 磊

编  辑:段魏魏 

记  者:戴 振 龙元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