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非遗滚龙有传人

2022-06-01 14:57:31 松桃视界客户端

  “寨英滚龙”是一项民间文化艺术,有600多年的历史,2007年6月,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的寨英镇,每个村寨都有滚龙队伍,每当春节等重大节日,寨英镇都有舞龙的习惯,男女青壮年人人都能舞龙。在寨英镇完小,学生也组成了滚龙队伍,每天下午,学生们在校园里舞着滚龙。

  “同学们准备了,我们把滚龙舞起来!所有人站成一条线,预备开始,舞,送迎......”该校教师郑松英忙着教学生们练习舞滚龙。


  2014年,寨英镇完小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寨英滚龙”被纳入少年宫特色活动项目,学校每周举行两次滚龙社团活动。2021年9月,国家出台“双减”政策后,寨英镇完小将滚龙活动作为课后延时服务的重要内容,滚龙社团每天开展一小时的活动。在学校有“六一”儿童节等重大活动时,“舞滚龙”作为一项重要表演节目,学生们还进入寨英村古建筑群进行表演。

  寨英镇完小有2条滚龙,分为男女两组滚龙队伍。每条滚龙需要11个人舞龙,1个人耍宝,每个舞龙的人还分配有一名替补队友,整个舞龙队伍23人,学生们分别在龙头、龙身、龙尾等位置担任不同的任务。


  五年级的蒋雪阳和六年级的向慧怡是搭档,一起担任着舞龙头的任务。经过练习,两人可以密切地协作配合,当一人比较累时,另一人会立马顶上来。

  “通过舞龙头我深深的体会到团体合作的重要性,每当看到我的队友舞不动时,我会立马接过龙把迅速地舞动起来,让队友先休息一下”蒋雪阳说着自己舞滚龙的感受。蒋雪阳舞滚龙的时候,队友向慧怡在一旁仔细看,两人交替着让龙头舞起来。


  “舞龙的时候基本上在舞八字花,绕八字花的时候,龙头要以龙嘴的方向带动,龙杆在身体左右绕八字,并尽可能靠自己身体侧面内力圆,前后不超过45度的斜面。”向慧怡分享着舞龙头的技巧,还一边演示着具体的动作。

  舞龙尾巴的人,位于舞龙队伍的末端,需要时刻关注前面同学的动作,随时调整自己的动作,这样才能跟上舞龙队伍整体的节奏。滚龙舞动时,会看见舞龙尾巴的周少霆一直左右移动配合。


  “我前面那个同学,他往右我就往右,他往左我就往左,就是左右两边跑”舞滚龙约半小时,周少霆早已满头大汗。“虽然很累,但我和大家一起舞滚龙很开心。”周少霆补充道。

  舞滚龙时,耍宝的学生用“宝”吸引龙头跟进,滚龙跟随着“宝”的方向上下翻飞,并做出行、盘、腾、穿插等各种造型。五年级的杨少帅在男生组滚龙队伍负责耍宝,他手中的“宝”一转动,滚龙就跟随着上下舞动。


  “我舞宝的时候我手非常的累,还起过泡呢。”说话间隙,杨少帅摊开手掌,手掌上还有水泡被磨掉的痕迹。杨少帅以前看见别人耍宝,自己在一旁羡慕,回家还用木棍练习,在加入滚龙队伍后,每次练习舞滚龙他总是积极地冲在前面。

  在寨英镇完小,学校设置了地方课程让学生了解寨英滚龙的历史,并带着学生体验滚龙的编扎技术。舞滚龙是一项需要体力与协调性、团队协作等为一体的项目,学生在舞滚龙时,需要全身发力,通过手部转动、腰部扭动、脚步移动完成动作,可以活动全身各处的肌肉骨骼,得到充分的锻炼。

  “寨英滚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结合我们学校的特点,学生从四年级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参加滚龙社团。我们根据学生的身高、体力、协调性,分配在龙头,龙身,龙尾等位置,并系统地对他们进行体能训练,教授舞龙技巧。再结合鼓,锣等乐器,把舞龙艺术完整呈现出来,最终让我们的学生学会系统的舞龙技术,把非遗文化传承下去。”该校教师郑松英说。

 

监  制:乐小东

总  编  辑:李平茂

执行编辑:戴    振

校  审:石 磊

编  辑:段魏魏 

记  者:龙元彬 侯一帆 谢慧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