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叶一号”的贵州故事】系列三:春天之约,“感恩茶”种成“黄金芽”

2022-05-03 16:38:59 天眼新闻客户端

  【核心阅读】

  

  青青白茶苗,浓浓山海情。

  

  4年前,一批名叫“白叶一号”的茶苗,从浙江安吉县来到千里之外的贵州。

  

  如今,在普安、沿河、雷山3县“安家”的“白叶一号”喜见成效,“感恩茶”种成了“黄金芽”,山绿、民富、茶飘香。从“战贫”到“脱贫”,再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这些捐赠茶苗在贵州大地上演着“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精彩故事,谱写着乡村振兴的美丽篇章。

  

留守老人在大户带领下采茶.jpg

沿河中寨镇“白叶一号”茶园内,当地村民正在采茶。(中寨镇政府供图)


    一场春雨过后,位于武陵山脉海拔1300多米的沿河自治县中寨茶海基地,嫩绿吐舌的“白叶一号”新芽,吸吮着雨露恣意生长。村民们背着竹篓穿梭其间,手指翻飞,不时传来悦耳笑声。

  

 “我家承包6亩茶园,一天要采茶青25斤左右,可以收入2000元左右,真的不错!”沿河自治县中寨镇三会溪村村民马再国说,春茶采摘后,以80元一斤的价格卖给加工企业,经济收入更宽裕。

  

  目前,中寨镇“白叶一号”种植面积已达5350亩,一片片茶叶逐渐“成年”长成“黄金芽”,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

  

  今年年初,中寨镇积极探索将全镇5000余亩“白叶一号”茶园以每亩300元“返租倒包”给农户,农户通过承包茶园变成“茶老板”,纷纷给自己打工,收入持续提高。

  

  在“返租倒包”中,该镇引进两家企业负责茶青收购和加工,并与茶农签订每斤70元茶青保底收购价。同时成立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沿顶旅业有限公司,并号召全镇15个村(社区)以及个人,把闲置的资金入股到公司,盈利后再按入股资金比例分红。

  

  截至4月24日,该公司共收购茶青25551斤,营业额百万余元,以预售和网络销售在微信或抖音平台,以每斤480元价格销售,净赚9万多元。

  

  中寨镇党委书记刘毅说,下一步将继续做强、做优“返租倒包”模式,在盘活集体资源的同时,让“白叶一号”走出深山,造福一方百姓。

  

“携茶”产品 金忠秀 摄.JPG

“携茶”产品 (金忠秀 摄)


  茶叶种出来,更要卖出去。普安县与浙茶集团携手合作投入2.8亿元,共同打造了浙茶集团普安“白叶一号”茶产业园,明确将普安作为浙茶集团在西部地区进行名优茶加工的基地。

  

  “浙茶集团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茶叶加工技术,同时还为‘白叶一号’解决了‘有产品无品牌’的问题。”贵州普安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仕洪说。

  

  作为古茶树之乡的普安,茶树资源丰富,去年,开展了“白叶一号”感恩茶园套种“四球古茶”树苗工作。通过套种,逐步实现茶产业短期有收益、长期大发展,不断夯实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发展的基础,确保生态茶园建设取得实效。

  

  目前,普安白茶种植面积已扩种至1.3万亩。全县以建设“白叶一号”感恩茶园为示范,引领普安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将茶产业打造成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

  

WechatIMG5030.jpeg

雷山县全都茶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乌开工业园区白茶加工厂内,公司负责人胡钱方正查看烘干结束的干茶。

(吴采丽 摄)


  在雷山县全都茶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乌开工业园区白茶加工厂内,茶叶自动化生产线上,风选机正在将残次品“吹”选出来,精品茶在烘干和提香后进行分装、打包,销往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一带。

  

  大塘镇副镇长李进喜表示,将不断整合社会资本,延长产业链,加快推动茶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拓宽雷山“白叶一号”销路,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数据印证成果,全省“白叶一号”捐赠茶苗种植项目覆盖脱贫户1446户4980人,脱贫劳动力通过参与基地管护、劳动务工等方式增收约247.3万元。

  

  省乡村振兴局开发指导处处长王晓峰介绍,目前茶苗整体长势良好,今年已采摘茶青2.72万斤,产值约97.1万元,“白叶一号”巩固脱贫成果效应日益凸显。

  

  春天里,“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故事正在续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