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
蓼皋街道粑坳村“乡村振兴广场”上,“最美家庭”“最美粑坳人”“最美婆婆”“最美儿媳”在广场上格外瞩目。室外书吧里,三三两两的人群坐在那里专心致志的阅览着,讨论着,完全沉浸在书海里。
“农村是‘熟人社会’,邻里之间、家庭成员之间既互帮互学,又互督互促,形成了内在的有机联系。在农村培树各类典型、评比表彰各种先进,往往影响大、效果好。去年以来,我们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载体,广泛开展典型选树工作,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蓼皋街道宣传委员杨梦川说道。
近年来,我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载体,发挥文明示范村引领作用,遵循全面推进、重点打造原则,以点带面,从线到片,整体提高创建水平。常态化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夯实乡风文明基础。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不良风气、陈规陋习现象,广泛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养,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在农村大兴从善之风、尚文之风、崇美之风。
在卫生创建中,我县创新推出三色、三单、三机制的文明创建“三个三”工作模式。一是巧用三色。强化问题督办以白、黄、红三种不同颜色督办单区分问题层次,下发给相关责任单位或者乡镇(街道),颜色越深,督办力度越大。二是善用三单。任务派遣单以一对一、点对点的工作模式,聚焦问题核心,做到精准“开方”。问题督办单根据存在问题的程度,现场发放“三色督办单”,责令限期整改,做到精细“把脉”。晾晒成绩单由各责任部门对落实“三单”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对工作落实不力、问题整改不彻底的责任单位和部门在县内媒体平台进行曝光。同时,积极选树工作典型,大力宣传经验成果,做到精确“问效”。
移风易俗为乡村振兴助力
“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没有了,村民的素质越来越高,游客一天比一天多!”盘石镇响水洞村民田雨微笑着说。
对比过去,邻里之间相互攀比等陈规陋习一桩接一桩,为了随份子、走人情,婚丧嫁娶成了“面子工程”。不少村民“叫苦连天”,更给外来游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这还得益于‘响十条’的约束。”村民田建新一语道破其中的关键。
2021年以来,我县以“一约四会”为抓手,以移风易俗为切入点,完善修订村规民约,规范红白事,严厉禁止黄赌毒,积极倡导厚养薄葬,抵制低俗婚闹,狠杀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有效遏制了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婚丧嫁娶不正之风的蔓延,在全县全面树立了移风易俗、崇德尚俭的乡风文明新风尚。
以响水洞村为代表的各乡镇(街道)、各村(社区)一呼面应,纷纷结合地方实际和民族特色,成立了移风易俗监督委员会,因地制宜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并与群众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建立了红白喜事事前报备、事后报告制度,形成了以“村规民约”及各村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为主要内容的“一约四会”约束机制,移风易俗从抽象的制度变成了村民容易理解、方便操作的日常行为规范,将制度融入生活,形成了广大群众相互带动、相互监督的社会文明新风尚,真正实现常态化长效化的村民自治。
文明实践为乡村振兴铸魂
走进蓼皋街道文山社区,绿意掩映,碧波荡漾的河流从村边蜿蜒而过,“文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十二个大字映入眼帘,社区里,志愿者正在开展卫生扫志愿服务活动;田间地头,群众相互帮忙耕种的场景;庭院里,子女悉心照料老人的画面,一幅和谐宜居的景象映入眼帘。
近年来,文山社区紧紧围绕“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工作目标,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凝心聚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工作。如今文明乡风、良好家园、淳朴民风吹遍各个角落,社区时时处处焕发出一片和谐与文明的新景象。
盘信镇围绕“传、经、送、保”四种形式,开展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传理论传政策,凝聚振兴合力。通过村组会、院坝会、党员活动等各种形式,精心制作宣讲“菜单”,深入开展党的政策理论、乡风文明、移风易俗、扫黑除恶、网络安全等宣讲咨询服务活动,用百姓的话语、拉家常的形式,扎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凝聚振兴合力,不断在全镇上下汇聚起“学习新思想、推动新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2022年3月30日,松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项目招募现场答辩会精彩上演。答辩会推出“八团花”“VV沙龙”“蝴蝶妈妈”“逐影留光”“红苗传抒”等志愿服务项目,通过项目招募引导志愿服务“活动”向“项目”的转变,引导广大志愿者主动投身乡村基层一线,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在改善民生、凝聚民心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营造文明和谐、团结奋进的社会氛围。
目前,我县已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文明实践所27个,文明实践站496个。累计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服务活动10000余场次,以文明实践为乡村振兴铸魂。
监 制:乐小东
总 编 辑:李平茂
执行编辑:戴 振
校 审:石 磊
编 辑:段魏魏
通 讯 员:龙再芳 吴沙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