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稳步迈向绿色发展高地

2022-04-18 10:23:31 贵州日报

铜仁通村路一景通讯员 钟陈强 摄


胜景随春至,喜气入黔东。

过去五年,铜仁市围绕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全力以赴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内陆开放要地、文化旅游胜地、安居乐业福地、风清气正净地“一区五地”,开创了经济增速快、脱贫成效实、城乡变化大、发展后劲足、政治生态好的发展局面。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十四五”期间,铜仁市将高质量实施产业强市、生态立市、数智活市、文化兴市、和谐稳市“五大工程”,加快实现“一区五地”奋斗目标。

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稳健

三月的铜仁,春和景明,万物勃发。漫步主城区,车水马龙的街道与鳞次栉比的高楼、商铺相得益彰;大龙经济开发区内,企业车间机器轰鸣,生产线上涌动着新的希望。

过去五年,铜仁市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转,着力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经济发展按下了“快进键”,跑出了“加速度”。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4%,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预计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0亿元,比2016年增加623亿元;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9%,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4%,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长8.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加12189元、4700元……可喜数据为铜仁写下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绿色发展道路更加宽阔

三月的铜仁,草木苍翠,绿意盎然。走进位于印江自治县木黄镇的贵州省梵天菌业有限公司盘龙生态智慧农场,智能化食用菌生产厂内,科技元素比比皆是,“汗水农业”逐步转变为“智慧农业”。

过去五年,铜仁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优化升级,产业变革在转型提质中取得重大突破。

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7%,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逐年下降;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2%,新兴产业占比从4.8%提升至20%,传统产业占比从59%下降至47.7%;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0%,以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和乡村振兴产业带为主要内容的“一带双核”成为铜仁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新示范、新引擎;大数据融合发展指数从28.5提升到38.6,培育梵云集团、山久长青等大数据企业370家……铜仁绿色发展的道路更加宽阔。

美好生活景象更加温暖

三月的铜仁,阳光和煦,暖意融融。玉屏自治县康华社区的藤椅编织厂内,搬迁群众忙着赶制订单。为了让搬迁群众在新家过上幸福生活,玉屏自治县以党建为引领,整合各类资源,共创居安、业安、身安、心安“四安家园”,并在安置点内打造微工厂、微田园等,不断增强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过去五年,铜仁市坚持民生为本、人民至上,民生投入保持年均7%的增长,民生保障在共建共享中取得重大突破。

全面解决155.2万人饮水难、122.7万人出行难、14.97万人住房难问题,29.36万人搬出大山,12.55万人跨区县易地扶贫搬迁,94.2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城镇新增就业23.21万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5.5%;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两年全省第一……铜仁美好生活的景象更加灿烂。

宜居宜业优势更加彰显

三月的铜仁,草长莺飞,百花齐放。石阡县聚凤乡,一条条大道将山水林田、城镇村景串珠成链,一个个高颜值高产值的美丽乡村被激活。“我和丈夫一年能挣10多万元。”提及如今的幸福生活,在石阡县惠农牧业投资有限公司上班的李昌平,眉眼间尽是笑意。

过去五年,铜仁市坚持城乡统筹、一体推进,优化生产生活生态布局,城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面貌在协调发展中取得重大突破。

城镇化率年均提升2个百分点,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48.6平方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6.5平方米;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14万套、棚户区改造13.9万户、老旧小区改造3.5万户;“一市两机场”格局加速形成,铜玉铁路建成通车,高铁通到“家门口”,高速里程达936公里;森林覆盖率提升7.2个百分点……铜仁宜居宜业的优势更加彰显。

阔步新时代激情更加昂扬

三月的铜仁,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铜仁市公共服务中心内,各个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为群众办理各类业务,“一窗通办”的政务服务新模式,赢得群众纷纷点赞。

过去五年,铜仁市坚持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向扩大开放要活力,发展动力活力持续增强,发展动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重大突破。

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实现“一网通办”,高频事项实现全省通办、跨省通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天以内;建成院士工作站5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国家级科技平台4个、省级科技平台42个;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9倍;铜仁凤凰机场开通临时航空口岸,乌江水运全线复航,高速出省通道增至6个;黔东无水港、大龙保税仓建成投运,铜仁海关挂牌成立……铜仁阔步新时代的激情更加昂扬。

景城融合黔边崛起魅力新城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葛永智

3月20日傍晚,连续几日的春雨让玉屏自治县的空气变得清凉湿冷,家住现代城小区的市民郑奕欧依旧像往常一样,沿着?阳河健康步道惬意环行,感受春天的气息,感叹县城的新貌。

“景在城中,城在景中。住在这样的环境,方才觉得舒适惬意。”现年76岁的郑奕欧是一名老玉屏人。在他看来,玉屏似乎一下子就“变化了”。从?阳河碧波荡漾、风雨桥华灯璀璨、北门廊桥商圈人流如织,到铁路家属区老旧小区改造、移民新区活力迸发,再到全民健身中心建设、老年活动中心完善、屏山公园提质升级,玉屏处处呈现出新的生机、新的魅力。

“十三五”期间,玉屏坚持以城乡融合为突破,稳步推进“两新一重”建设,深入实施“六网会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品质和综合管理水平,奋力构建舒适惬意的黔边魅力新城。

城区面貌极大改善。建成北门廊桥、七眼大桥、环?阳河健康步道;县城区天然气主管网建设实现全覆盖,完成棚户区改造2120户;城区面积由2016年的14平方公里扩大到25.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50.9%上升为55.1%。

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新建(改扩建)学校46所,新增学位19700个;成立全省首个医疗领域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乡村生活条件稳步提高。率先在铜仁市实现标准化村级党员活动室、卫生室、公共交通、公办幼儿园、文化广场村村全覆盖;组组通、连户路、太阳能路灯、垃圾收运处理装置组组全覆盖;安全住房、安全饮水、广播电视和4G网络户户全覆盖。

围绕“十四五”目标规划,到2025年,玉屏将交出新型城镇化成绩单:力争全县城镇常住人口增加1.5万人,城镇化率达62%左右;力争城镇建成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城镇人均住房面积提高到36平方米以上,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15平方米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力争高质量创建全国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就近就业搬迁群众“编织”幸福生活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蔡茜

“小冯人年轻,手脚麻利,一天能编好几个,比我们挣得多点。”印江自治县兴民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藤编加工厂内,工人们排成两列挨坐着,一刻不得闲。她们口中的“小冯”,是早年从湖北嫁到当地的冯小娟。

2019年,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冯小娟一家从印江缠溪镇方家岭村搬到县城,一家人的生活跟着发生了变化。

“前几年为了方便孩子读书,不得不在县城租房住,一年下来房租加水电费要1万多元。”细算这笔账,冯小娟和丈夫十分感激党的好政策。原来,在老家时夫妻俩曾开过养鸡场,但由于缺乏管理经验,资金周转困难,最后亏损。这套搬迁房来得及时,解决了一家人住房难的问题。

有了城里的房子,夫妻俩的奔头更足了。丈夫外出打工,冯小娟在家照顾小孩上学,利用闲暇时间,她在藤编加工厂找到一份工作。“工作地点就在社区内,时间也自由,工资够我们母女三人日常生活开销,一家人的生活越过越红火。”冯小娟掩饰不住脸上的笑意说。

冯小娟的大女儿在印江一中读高三,是寄宿制;小女儿就读于印江六小,每天坐公交车往返,省了不少心。“两个女儿成绩都很好,年年拿奖状。”冯小娟告诉记者。

据统计,“十三五”时期,印江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7098户31382人。为了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保障服务工作,解决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问题,印江在县城区安置点设立就业创业服务站,与社区居委会共同为搬迁群众提供服务,同时设立安置点就业车间,做好搬迁群众技能培训,助力安置点人员就业。

“让群众搬迁后就业有岗位,增收有渠道是我们的目标任务。”兴民社区驻村干部李玥说,将进一步引进企业落户社区,加大群众就业技能培训等。

农村电商牛杂干锅上天猫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梁瀚泽

“牛杂干锅在天猫平台一上线,当天就卖出60多单,你研发的新产品又成功了。”3月19日上午,沿河聚沿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云仓里,公司负责人冉小军正打电话向贵州沿河晓李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再周反馈情况,听到这个好消息,李再周既兴奋又激动,他打开淘宝APP,时刻关注着销售情况。

李再周是土生土长的沿河人,凭着好手艺和当地黄牛的好肉质,线下生意做得也算红火,但从没想到,网友对“土家黄牛”也很认可。

“在天猫商城销售牛肉产品,除了品牌资质以外,必须具备地理标志认证和溯源认证,两者缺一不可。我们通过搭建平台,推动产销对接,让山里的好宝贝卖出去。”县工业商贸局电商中心负责人符淳说。

有了政府搭台,李再周不断提高生产标准和研发牛肉干系列产品,全力让“土牛”触“网”。“产品名称:晓李牛肉干;净重:468克;产地:贵州沿河;配料:鲜牛肉、食用盐……”在晓李食品有限公司,记者拿起一袋精品牛肉干,用手机扫描袋子上的二维码,产品的信息一览无余。

由于沿河土家黄牛长期在山坡上奔跑,肉质紧实,购买时每斤市场价要比普通黄牛高出一两元。“光是用于制作牛肉干,一年要购买上千头牛,平均每头牛500公斤左右,价格高点也没关系,关键是做出来的产品畅销。”李再周说。

独特的地理环境,沿河养牛人家都对自家牛的肉质信心满满。但之前受传统观念束缚,网络营销效果并不是太理想。

去年,该县对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农村三级物流体系进行提升改造,不断完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对全县23个乡镇(街道)电商实操培训400余人,带动增收就业120余人,整合建设电商服务站120个,进一步发挥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作用,扩大农村三级物流整合范围,进一步优化物流线路和降低物流成本。

2021年,该县电商网络零售额5680万元,同比增速38.78%,农特产品网络销售额1539.79万元,同比增速199.09%。

整合资源做响做优茶品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勇 通讯员 孙伟

清明节前,茶香氤氲。石阡县30余万亩投产茶园陆续进入采摘期,漫山遍野的茶垄间,茶农手指翻飞,洋溢着丰收喜悦。

“从小到大,家里的收入都是来源于茶,自己也算半个传统手工茶传承人。”伍德镇地印村宏云家庭农场茶叶基地负责人朱继兵告诉记者,政府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增强了茶农底气。

以茶待客,饮茶养身,石阡人的生活没离开过茶。但过去很长一段岁月里,石阡因茶园老化,茶产业发展前景并不乐观。

为做强茶产业,石阡县通过土地流转适度集中,茶苗统一种植统一管护,出台新茶园前3年每年每亩补助1000元管护费的激励机制,推动茶农种茶管茶积极性,并以“石阡苔茶”品牌为引领,竭力推动产业供给侧改革,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政策扶持下,朱继兵新建茶叶加工厂房,告别以往单卖茶青的粗放模式,做起了干茶加工。“茶园现在每年有近60万元效益,长期带动200多名群众务工。”

抢抓全县大力发展茶产业这一机遇的不只是朱继兵。在龙塘镇大屯村,村支书记周绍军介绍,多年来,大屯村为把茶叶做成“子孙产业”,村干部分工协作挨家挨户动员,发动党员带头种茶。

几年的强势推进,大屯村茶园面积从起初的600亩,到现在辐射大园子、消溪、席家山等周边7个村的4万余亩;石阡茶园面积从过去的1.2万余亩,迅速增加到现在的43万亩,涉茶人口达11.6万人。

如今,石阡茶叶年产量达3.25万吨,加工企业198家,在省外城市建立专卖店及销售点76个,省内县级以上专卖店223个,网上销售点40家,实现综合产值32.92亿元。

接下来,石阡将立足“中国苔茶之乡”,持续发展壮大苔茶产业提质增效,加快茶园基地规模化建设、构建现代茶产业体系,推动石阡苔茶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监  制:乐小东

总  编  辑:李平茂

执行编辑:戴   振

校  审:蒋 玮

编  辑:段魏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