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向扶贫 ——铜仁松桃供电局驻村干部宋景飞脱贫攻坚侧记

田杰 2021-04-21 12:43:39 松桃融媒体中心

  从县城向西,驱车到冷水溪镇黑水村,站在村头的山顶上远远望去,一排排庭院整洁靓丽,一片片茶园生机盎然,一口口鱼塘碧波荡漾……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见证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变。
 

一片丹心向扶贫
干净靓丽的村居环境
 

  在村委会见到他时,他正在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开会商讨乡村振兴之事。“现在村里已经脱贫出列了,这只是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现在乡村振兴关键时刻要吃得苦,勤奋斗,奔小康,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洪亮的声音不时从窗缝里传出。这个连续奋战,以村为家的人叫宋景飞。从2017年至今,到黑水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屈指一算,已4个年头。
 

一片丹心向扶贫
黑水村驻村第一书记宋景飞正在开会
 

  宋景飞,男,汉族,中共党员,1974年1月出生,南方电网贵州铜仁松桃供电局普觉供电所副所长。来到黑水村,他想得最多的是,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自此,他扎根山村,坚守扶贫,认真做着他所认为最有意义的事,让一个一穷二白的贫困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颗初心,全面融入成为敲门砖

  仲春的暖阳柔和洒下,普照着生机勃勃的土地,散发出泥土的芬芳。大山中的黑水村,给人一种激昂清新的感觉。

  “宋书记是哪个?”“白白胖胖的带个眼镜的那个,他总是笑眯眯的。”

  “他看起就像白面书生,年纪轻轻的,我就不相信他能吃苦受罪在村里安顿下来……”提起宋景飞刚来黑水村时,村民们都这样说。

  宋景飞也向笔者回忆起四年前那难忘的一幕:2017年3月2日下午7点,一路风尘兴致勃勃的他作为南方电网批选派帮扶干部,被单位派驻到黑水村任第一书记,站在村部门口那一刻,他傻了眼——

一片丹心向扶贫
宋景飞与村民一道种植油茶产业
 

  黑水村距县城50多公里,地理位置偏僻,房屋破败,信息闭塞,全村只有进村那一条马路,还是土沙路;村民观念落后,基本靠种地,集体经济为零……来到这样一贫如洗的村庄,看到这样萧凉的景象,他心中不免顿生疑惑与压力。

  “但转念一想,我赤手空拳来就是要做一番事,背后有国家有南方电网作为坚强后盾,把扶贫工作做好,对我来说就是职责和使命。”宋景飞说。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宋景飞只能一步步开始,努力从电力工作者向一名扶贫干部转型,工作困惑不言而喻,如何把工作做好带领群众走向更好的发展,成了他时常思考的问题。
  

  黑水村10个自然寨433户1762人,却有82户303名贫困村民,是“省定二类贫困村”。驻村之后,他很快了解了村子的情况,摸清了贫困户的底子,找到经济发展的问题结症,宋景飞心里有了底,思路也清晰了。他结合该村实际,对症下药开出了“良方”,亮出打通交通、基础建设、产业发展“三板斧”。于是,一幅脱贫攻坚的序幕徐徐开启。

  一条公路,链接山里山外新天地

  要想富,先修路。宋景飞做的第一件事,就把那条“断头路”打通。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沿路三个村寨、几十户土地、树木、青苗的征占补偿及迁改,着实不是一件小事情。

  “我们盼修公路已经几十年了,村里穷,大家没钱修,到处筹资金也筹不到,换多少个村支书都没用,一直都没有修好。”宋景飞听到更多的是村民们的抱怨。他感觉心里挺憋屈,但没有反驳,一座桥,是几代人的梦啊。他只是坚定有力地说了一句:“请你们放心,就算砸锅卖铁,我也要把这桥给修通了!”

  “过去,村里通往外界的是一条泥泞不堪的土路,全是坑坑洼洼,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村民们外出、娃娃上学、农资运进、山货运出都非常不方便。尤其是到了春秋播收季节,汽车进不来,只能靠肩挑背搭运进运出农资和产品,去镇上一天还走不了一趟,费时又费力。”说起以前的入村道路,村民吴祖洪直摇头。

  那段时间,他早出晚归,不舍昼夜,一边与村两委交流,找老党员老干部和群众代表,先后召开10余次村民会议,走访入户实地调研,了解民意。一边寻找上级单位申请项目资金和政策扶持,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一片丹心向扶贫
硬化后的通村通户路解决村民出行难
 

  让山区群众告别行路难,还打破了村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这是宋景飞与村里干部群众达成的共识。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多方筹措资金,硬化了30多公里通组路、14公里连户路,实现了村组户水泥道路的全覆盖;还安装88盏路灯,修建了文化广场;架设了安全饮水管道1500米,解决村子五个组生活用水问题。

  “感谢宋书记,我们盼望多年的路今天终于要修了,几辈人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今后我们致富的步伐会更快,脱贫更有希望了!”村民高兴的说到。

  如今,修好后的通村公路,像一条飘落在山间的玉带,点缀在村落田间,对沿线老百姓来说,不仅是一条便民路,更是一条致富路。

  一批产业,带动一方村民奔小康

  “来驻村扶贫,就是要为村里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好实事,让群众得到实惠。”宋景飞说得到也做得到。

  宋景飞深知,只有产业扶贫才能真正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致富。为了变“输血”为“造血”,他制定出以“精准施策、精选项目”为导向,以产业帮扶为工作重点的脱贫致富思路。

  他想找到一个投资少见效快又稳定的项目,经过外出考察,经老支书、老党员驻村帮扶工作队一个多月反反复复的讨论,他立足本村实际,探索建立运输合作社、特色种养殖模式,扶贫扶智,能人带动,技能先行。
 

一片丹心向扶贫
宋景飞发展珍珠花生农特产品
 

  谈到“特色种养殖”,宋景飞说,村民从最初的排斥拒绝到现在的认可接受,中间真的做了不少工作。光是挨家入户讲政策就花费不少心机,特别很多村民思想老旧,理解不透,一句话需要反复说,反复解释,做工作做到口干舌燥、嗓子发炎是常事,不过好在产业顺利落地了。

  随后,他带领村民兴办产业,争取南方电网帮扶资金15万元,发展瘦身鱼养殖集体经济项目。村里又发展起700多亩油茶、30亩葡萄……年实现产值17万余元。同时成立合作社,注册了鸿祥劳务运输公司,以土地、人力资源、车辆等入股矿山企业,承包矿石运输,经营自备加油站。解决建档立卡户5户就业,合作社收入积累12万余元,年实现纯利润20余万元,每年创收劳务费34万元,21户贫困群众受益。4年间,全村93户306人全部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93%。产业的兴起,为山村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部手机,带货达人趟开促销路

  “亲亲,我手中这包珍珠花生,是我们村里的特产,不仅无化肥污染,而且好吃美味还便宜,喜欢的朋友们尽快下单啊……2019年疫情来袭,宋景飞操着一口不太纯正的普通话正进行网络直播。

  “宋书记真是卖力,给村子办了不少实事,把这里当成了家,把我们也当成了自家人。”花生种植户谢国龙这样说。

  一头接在田间地头,一头连着消费市场,电商已逐渐成为宋景飞推销农产品的新平台、村民增收的的新渠道。当年,黑水村播种的30亩珍珠花生获得了丰收,预计产值达4.8万余元。然而,受疫情影响,珍珠花生从8块钱一公斤降到5元,仍然滞销。

  他积极为村民们寻找销路。通过网络带货,依托淘黔宝、邮乐网、农村电商等平台,一个个订单接踵而至,黑水村滞销的珍珠花生销售一空。
 

一片丹心向扶贫
投放生态瘦身鱼苗
 

  “老板,我们村有冷水养殖的‘瘦身鱼’,口感好,肉紧,与野生鱼口感差不多……”“快来看看。”去年8月的一个下午,宋书记变身“鱼贩子”到处推销黑水村的农产品。同样受疫情、洪涝灾害等不可抗因素影响,村里好不容易投放喂养的“瘦身鱼”碰到了销售难题。自从变身带货达人后,不止花生、瘦身鱼卖得好,花椒等也成了抢手货。4年来,宋景飞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帮助黑水村213名村民代购带销了32.3万元的珍珠花生、瘦身鱼、乌洋芋农副产品。

  “宋书记完完全全把自己当做我们村的一份子,一心为我们着想,找出路,要是没有他,我们这个鱼就卖不出去了。”贫困户吴洪银对此深有感触。
 

一片丹心向扶贫
绿水青山环抱的黑水村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能够被村民认可赞誉,是一个党员干部价值的真正体现。而坚持网络带货的宋景飞,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彰显出了这位扶贫干部一心为民的情怀。(田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