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民·追梦桥】松桃:“五聚焦”引领新市民逐梦新生活——以团山安置点“新市民·追梦桥”工程为例
自“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实施以来,我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五个一批”重要内容,着力建强党的组织体系,结合“新市民·追梦桥”工程,搭好“五桥”建好“五家”,深入做好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我县以团山安置点为例,聚焦党建引领、群众所需、群团所能、部门职能、服务宗旨,全力服务安置点群众,努力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所有搬迁家庭,促进搬迁群众从“搬得出”向“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转变,真正让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
聚焦党建引领,凝聚攻坚合力。加强党建带群建,聚焦以带促建、以带促管、以带促作用发挥,以加强群团组织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更好发挥群团组织作用为依托,深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党建带群建工作,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不断提升群团组织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凝聚广大群众的智慧力量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五个体系”建设。切实增强“带”的意识,坚持和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全面领导。改进“带”的方式,推动党建带群建取得更大成效。完善“带”的机制,建立健全党组织与群团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群团干部管理制度、考评考核制度、工作经费保障制度,确保党建带群建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聚焦群众所需,建好“过河之桥”。下足“绣花”功夫,加强服务管理,全面地、系统地搭好“五桥”建好“五家”,帮助搬迁群众顺利完成心理调适、社会适应,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建好“过河之桥”,让易地搬迁群众从“村民”华丽快身变为“新市民”,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研究问题,积极破解难题,以扎实细致、有情有义的工作帮助搬迁群众解除心中顾虑,真正让他们在新家园中留得住、过得好。着力抓好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配套建设,全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搬迁群众有强烈的归属感,真正“身安”“心安”,吃下在安置点安心生活的“定心丸”。
聚焦群团所能,搭好“五桥五家”。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利用各类节庆节日、依托各种宣传阵地,加强政策宣传、开展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常态开展评先选优工作,组织先进典型,搭建好群众思想引领“感恩桥”,创建奋进之家。整合春晖、巾帼和企业等资源培育发展产业,抓好“留雁行动”“锦绣坊”等工作引导扶持创业,利用“春风行动”“劳务输出”“易地搬迁专场招聘会”等推荐就业,确保有劳动力家庭实现一人以上稳定就业,推进安置点群众实现充分就业,切实搭建起群众创业就业“致富桥”,创建幸福之家。聚焦安置点家庭实际困难,有针对性的开展困难帮扶行动、助学圆梦行动、健康助力行动、爱心陪伴行动,帮助群众及时解决教育、医疗、公共服务保障等难题,搭建起群众排忧解难“连心桥”,创建温暖之家。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整合党员干部和社会力量调解矛盾纠纷,组织专业律师、心理咨询师、维权志愿者等疏解群众情绪,动员社区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搭建起群众权益维护“平安桥”,创建和谐之家。开展新市民适应性培训,大力推动搬迁群众移风易俗、提升文化素质,开展文体活动、重视家教家风,积极搭建市民意识培养“融合桥”,创建文明之家。
聚焦部门职能,发挥联动作用。实施“新市民·追梦桥”工程,注重品牌建设系统推进,强化系统思维,压紧压实责任、主动配合,发挥出1+1+1>3的效果,在“新市民·追梦桥”大的品牌下不断丰富和完善内容。按照“共建共用”的原则,注重硬件、软件同步推进,有机整合相关职能部门优势资源,线上搬迁群众通过微信、电话、短信等方式将个人诉求、请求帮助事项等点单式发送后台管理员,后台管理员根据职能职责进行派单,党员干部接单后第一时间进行回复或上门服务;线下党员干部采取入户走访、实地摸排等方式排查收集群众诉求,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解决群众困难,切实做到随找随应、随叫随到,真情兑现民情“110”。
聚焦服务宗旨,打造特色品牌。自“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实施以来,松桃按照“党委领导、资源整合、共建共用、各记其功”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方法,围绕品牌特色化,特色品牌化为目标,探索出“1+3+X”(“1”即党的领导,“3”即工会、团委、妇联,“X”即各级各部门、所有组织力量、社会力量、市场力量),“1+2+4”(“1”即五联五化;“2”即双线服务、幸福无阻,民心党建+邻里互助共建幸福家园;“4”即‘5分钟干部’党员在行动、‘1237’服务专列工会在行动、‘1236’筑梦快车青年在行动、‘1235’爱心大巴巾帼在行动)的团山服务品牌模式,引领搬迁群众增强内生动力、实现稳定脱贫、全面融入城市、过上美好生活。(县委组织部 罗骐)